新浪网

民国时期的“一块大洋”相当于现在多少钱?

慢慢读生活

关注

确定不再关注此人吗

有时大家可能想,民国时期的一块大洋相当于现在多少钱呢?

民国时期的“一块大洋”相当于现在多少钱?

首先,大家要明白,民国时期的大洋是个统称,包括:袁大头、孙小头,船洋、大汉、北洋造、江南省造、大清、湖北、四川、甘肃大头、新疆大头、喀什造、鹰洋、站洋、坐洋、双柱、吉林、奉天、福建、云南等等。

其次,我们应该查照历史上日常生活用品的物价等各种复杂因素来综合计算。

民国时期的“一块大洋”相当于现在多少钱?

从中华民国成立到30年代初叶,以银圆为本币(银本位)的币值是比较坚挺的,没有此后40年代国民党政府发行的“法币”和“金圆券”那样的通货膨胀和物价飞扬。

所以我们可以对“一块大洋”的实际购买力来计算。

民国时期的“一块大洋”相当于现在多少钱?

1911-20年间,上海的米价恒定为每旧石(178斤)6银圆,也就是每斤米3.4分钱;1银圆可以买 30斤大米;猪肉每斤1角2分-1角3分钱;1银圆可以买8斤猪肉;这时“一块大洋”大约折合20世纪90年代中期人民币45-50元;折合今(2007年)人民币60—70元。

1920-1926年间,在上海的大米价格为每市石(160市斤)9.5银圆,也就是每斤大米5分多钱;1 银圆可以买18斤大米;猪肉每斤1角4分-1角5分钱,1银圆可以买7斤猪肉;这时期“一块大洋”大约折合20世纪90年代中期人民币40元;折合今(2007年)人民币48—55元。

民国时期的“一块大洋”相当于现在多少钱?

1927-1936年间,在上海大米平均为每市石(160市斤)10.2银圆,也就是每斤大米6分多钱;1银圆可以买16斤大米;猪肉每斤2角-2角3分钱;1银圆可以买4-5斤猪肉;这时期“一块大洋”大约折合20世纪90年代中期人民币30元;折合今(2007年)人民币36—40元。

再举些形象的实例——20年代30年代在北京,一块银圆可以请一顿“涮羊肉”;在上海,一块银圆可以请两客西菜套餐。要逛公园,一块钱可以买20张门票;要看演出(戏剧或电影)一块钱可以买2-3张入场券。

民国时期的“一块大洋”相当于现在多少钱?

至于精神食粮,一份报纸零售3分,一块钱可以订阅整月的报纸;一部《呐喊》售价7角(优惠价5角),一块银圆可以买一本比较厚的书,或者两本比较薄的书。

因此,按照民国时期的“一块大洋”的实际购买大米来计算,你知道相当于现在多少钱了吧!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 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布后的30日内与 新浪网联系。
加载中...